举孝廉是指朝廷官长发现地方上有孝顺廉洁、品德高尚者,举荐给朝廷,同样通过考试,录用为官员。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清正廉洁,不徇私枉法的,他们自然更乐意举荐与自己亲近之人。
于是官场上开始充斥着他们的同宗、弟子、姻亲、门生故吏等等。
再加上朝廷卖官鬻爵已有六年之久,吏治败坏,贪官污吏横行于世,寒门中人要想出头就更难了。
所以也才出现了那么一句讽刺朝堂的话,“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吏治败坏,也就出现很多名士拒绝出仕的情况。
而士人及寒门中有心出仕之人,自然也就会选择投效一些清正的世家大族帐下。
再借以跻身朝堂之中,同时举荐他们的人,则被称为举主、恩主亦或主公。
所以刘表还是白身之时,伊籍、满宠、于禁这些寒门中人。
一来看好刘表世家大族以及党人魁首的背景,二来更是敬仰刘表忧国忧民的作为,这才愿意投效刘表帐下,称其为主公。
当然说到这个主公,又涉及到东汉开始出现的“二重君主观念”。
当然第一位君主肯定是皇帝了,这也是天下之人共同效忠的对象,而第二位君主也就是刚才说到的举主、恩主、主公了。
朝廷公卿举荐或征辟士人为官,士人则视其为“举主”或“恩主”,也乐意为其效忠效力,并称其为“主公”或“明公”。
当然若是主公罢官亦或皇帝再行任命,而士人也愿意再度接受任命的话,那么之前的主公则被称为旧主。
比方说历史上有名的大魔王董卓,先受大司农“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征辟,参与镇压羌族叛乱。
后来张奂因为得罪宦官,罢官之后,董卓又受司徒袁隗征辟为掾属,陆续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等职。
张奂也从董卓的举主变为旧主,司徒袁隗则成为董卓新的举主。
凉州三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人在平定羌乱中,都有杰出贡献。
而在这个时代,背主之事是非常可耻的行径,类似于自绝于人世前。
是以后来会有袁绍力主藩镇进京剿杀阉宦之事,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董卓不会反叛。
当然结果就是玩脱了,弄出董卓乱政不说,那闹了个满门抄斩,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