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汝南王世子与众人寒喧之时,他的车队随从,也慢慢靠近过来。
当顾呈的马车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四下先是一怔,在他们打量之际,汝南王世子走到顾呈身侧,以一种得意又恭敬的语气朝着众人介绍道:“诸君,这位是顾家郎君,名呈,字谨之,乃顾司马顾公之二子。”
几乎是汝南子世子的声音一落,人群中的几个儒生率先走出,他们朝着顾呈深深一揖,极恭敬极客气地同时说道:“久闻洛阳顾二之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之。”
这些儒生,通通来自青山书院,乃汝南一地出了名的才子,平素最是不服人。要说上次通过柳婧的手叫来的常风等儒生,那是上百个加起来也不及这四人的影响力之大。
想这四人,见到邓九郎时,都是不卑不亢,这一刻面对顾呈,却不约而同的双眼发亮,语带兴奋。
在顾呈回以一礼时,这四人已把他围在中间。伴着他左右,一个儒生轻叹道:“上次得阅顾二郎的那首《华都赋》,真是如雷贯耳,我那大哥谁也不服,可他一谈到顾兄你,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另一个儒生则兴奋说道:“顾兄前来汝南,怎地不先知会一声?要是知道你来,只怕我们青山书院会倾巢而出了。”“顾司马人品清正,乃我大汉文人中的栋梁,小弟早就仰慕之至。”“今天得见洛阳顾二,真是没白跑一趟。”
几个儒生刚刚围上,众官员中。也走出了五六人,这五六个官员。都是年约三四十岁,官声特别清正的名吏。看到他们走来。众儒生也罢,顾呈也罢,都转过身来恭敬问好。
邓九郎来到汝南多时,这几个官员几乎没有露过面,便是遇到,也从不曾上前寒喧,这时见到顾呈,一个个却笑得极为温和友善,“司马大人可好?”“劳君询问。家父甚好。”“上次得闻二郎将要抵达汝南,老夫便已着手准备,等下便去我府中居住如何?”“劳长者问,敢不从命?”
这些人自从一派,把顾呈围在中间,一个个言辞清雅热络中带着矜持,根本没有刚才围上汝南王世子的那些官员们那般谄媚俗气。可这种自成一体的清贵,那不知不觉中把众人排除在外的高傲,却是显出了这个当今天下最大最有号召力的文人群体的实力。
如柳行风那样的官吏远远站着。便是没有近前,便是从这些儒生的言谈眼神中看到排斥和不屑……偏偏,他们还不敢对其有丝毫不敬。
这就是天下最大的最有号召力的儒生集体。想邓九郎通过吴郡好一番算计,才能得到这个群体的些许善意。而现在看这情形,顾呈的父亲顾司马,分明是这个群体的领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