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五月第一周,暑期档提前一个月揭开了大幕,“后天”以惊人的八千四百万首映周末票房数据闪亮登场,成功打响了全新暑期档的第一炮,给所有人带来了一个巨大惊喜。
不过,紧接着“后天”就将要面对“特洛伊”的猛烈冲击,当所有人都开始讨论,“后天”次周票房数据能够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以内,甚至是百分之五十五以内,以保证后续票房的亮眼成绩时,“后天”却交出了百分之四十三的惊异跌幅,让全美媒体集体倒吸一口凉气,然后鸦雀无声。
所谓票房跌幅,顾名思义就是票房下跌的幅度,换而言之,其实也就是电影后续票房的续航能力。一般来说,次周票房和第三周票房跌幅越低,这也就意味着电影的最终累积票房可以达到的极限就越高。
不同类型电影的票房跌幅都有所不同,比如说恐怖电影的次周票房跌幅一般都会高于百分之六十,比如说首映周末票房过亿的作品次周跌幅势必会高一些,比如说口碑出色的作品次周跌幅肯定会更加出色。
票房跌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说首映数据,比如说档期问题,比如说同期竞争的作品,比如说口碑,比如说宣传策略或者新闻事件,比如说扩映和缩映的规模,诸如此类。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大范围公映电影,而不是像“上帝之城”那样的点映作品,点映到扩映的作品,票房走势曲线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不过,一般来说,首映票房超过八千万的作品,次周跌幅能够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以内。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成绩;而整体而言,商业电影的票房跌幅控制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就算得上十分出色了;如果能够将次周跌幅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乃至百分之二十以下,这对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是无比难得的。
像“后天”或者“特洛伊”这样的作品。次周跌幅低于百分之五十五,就可以让电影公司松一口气了。可是。结果却令所有人惊呼出声:“后天”仅仅以百分之四十三的跌幅,交出了四千七百九十万的次周周末票房数据,表现之优异再一次让北美哗然一片。
更为可怕的是,“后天”这是踩着“特洛伊”的肩膀创造如此佳绩的,如此格局确实是让一众专家们惊呼“看不懂”。
在万众瞩目、万众期待之下,闪亮登场的“特洛伊”惨遭滑铁卢,仅仅收获了四千七百万的首映周末数据,不仅迎来了一场雪崩式的溃败。而且还丢失了到手的暑期档周末冠军,眼睁睁地目睹着“后天”实现了冠军蝉联。仅仅九十万美元的差距,微弱得彷佛只需要一小步就可以越过,但却造成了天差地别的结果,一个冠军、一个亚军,一个天堂,一个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