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救什么火。项羽看到这里一头雾水。好在张良后面有详细解释。
汉王在归国之际,放火烧掉了身后的栈道,看样子似无再东归之心了。微臣知道你和汉王乃情同手足的结拜兄弟,于是,我奋力去救火,无奈我势单力孤,只能眼睁睁看着汉王自断退路,从此大王与汉王隔千层山万里路,怕是再也相会之期了。
项羽本来对刘邦烧栈道一事持怀疑态度。见了张良的信后,心里不由暗暗舒了一口气,相会无期,我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封信的确感动了项羽,他并没有再对“眼中钉肉中刺”的张良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这使张良的处境转危为安。
更为重要的是,从此项羽对刘邦的提防之心大大减少。
第一封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张良再接再厉,随后又写了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在田荣和陈余两人永结同心后,琴瑟相和,到处找地盘做嫁衣。而刘邦也在派人修栈道,似有东归之意时写的。
张良在信中简单的分析了齐、赵、汉等地的叛乱。
他说陈余之乱是因为大王分封不公所致,若得到了赵王土地就会自然而止。言下之意很明确了,除余这一路并不为虑。
而刘邦回攻三秦,亦是履行怀王之约,一旦得了三秦之地后,自然会停止。言下之意很明确了,刘邦这一路亦并不为虑。
而田荣却是以下犯上,是大王分封后的叛乱之首,吞并三秦之地后,还不满足,已派手下猛将彭越来伐大王所在的楚国了。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确了,田荣罪不可恕,此人不除,大王的威信就无存,日子就永无安宁了。
其实田荣和陈余只是小富即安,而且论实力也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项羽构成威胁,只有隐忍而发的刘邦才是正威胁他的对手。
按理说项羽应该会有所查觉。但“身在韩国心在汉”的张良两封真情告白的信迷惑了他,他误认为刘邦真的是“不足为虑”了。
换句话说,他心中首号敌人的定位已不是刘邦了,而是田荣、陈余这些不入流之辈了。
于是,项羽放下对刘邦的警惕,全力来攻齐。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张良的两封信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为刘邦的复出嬴得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对现代人来说是金钱,对刘邦来说就是胜利。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且不说,在人和上项羽和刘邦还真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对手,这也是他日后在楚汉相争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