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池接着说:“判断是故意放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那就是,这起火灾有两个起火点!”
“两个起火点?”宋芸儿问道。
杨秋池点点头:“是。刚才门房也介绍说,他跑到这里的时候,就看见第二个粮仓——也就是刚才我们查看的那个——火焰烧穿了房顶,紧接着,紧挨着的第三个粮仓也烧穿了房顶。”
“要知道,起火的是粮仓,房顶上都盖有瓦的,不容易引燃,尤其是刚刚起火的时候。注意到方才门房的描述了吗?他说的是紧接着第三个粮仓也烧穿了房顶。”
“这句话给了我们两个提示:第一个提示是,第三个粮仓应该是在第二个粮仓起火几乎同时,也起火了;第二个提示,‘烧穿了屋顶’,说明第三个粮仓的火,也是从下往上烧的。”
“我们从现在的废墟就可以判断出,两个粮仓相距十多步远,如果第三个粮仓是被第二个粮仓的大火引燃的,门房看见的就不是从下而上的‘烧穿’,而是平行的‘引燃’。”
宋芸儿对这种大火灾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想象不出“烧穿”与“引燃“有什么区别,皱着眉头在那里瞎想象。
杨秋池笑了笑:“芸儿你别想了,我再给你找个证据,你就清楚了。”杨秋池走到第三个粮仓前,指着一根焦黑的残木说道:“你看看这根木头,发现什么了?”
宋芸儿仔细看了看,拿了根木条条刮了刮,欣喜地叫道:“这裂纹也是比较细而浅。难道……难道这里也是起火点?”随即沿着这根圆木刨开底部盖着的瓦片,也发现了几根没有烧完的焦木,拿起一根刮开一看,欣喜地叫道:“你们看,这里也有刚才的那种引火用的油脂松木!”
“很好!”杨秋池心中赞叹宋芸儿的领悟能力,续道:“这两处痕迹印证了门房的说法,证明当时的起火点有两处。如果是失火,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在两个地方同时失火的,所以,在同一个火场内,一般不会有两处起火点。反之,如果同一个火灾现场发现了两处以上的起火点,就可以断定,这是故意放火。”
这下子,宋芸儿等人都明白了,等众人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发现了另一个让人心惊的问题:谁放火烧了衙门里的赈灾粮?目的是什么?
这纵火的可能姓就很多了:外人盗窃粮食之后为了放火毁灭罪证;衙门官员监守自盗放火灭迹;与布政使或者其他与放粮有关的官员有仇而报复;对社会不满而放火报复;小孩或者精神病人放火;为了能让自己囤积居奇独家高价经营而放火;甚至为了立功,自己放火自己救等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建文余党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