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水师尽在王基手中,留守江夏的战船不过数十艘而已,不是因为魏国战船匮乏,而是水军有限。虽然是常年训练,可毕竟北人之中通晓水性者不多,因此魏军有大量的战船储备,却是没有更多的水军来驾驶战船。
蜀汉方面也是同样,水军是已经灭亡的东吴之特有兵种,原本魏国和蜀国的水军不过是敷衍了事罢了。可如今二国的水师均已超过了闻名天下的江东水军,那么吴国的灭亡在某种角度上讲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失去了独立于这个世界的资本。
蜀将罗宪侥幸避免了主力人马的暴露,全军乘坐战船也不和魏国江夏水军缠战,这边在江面上杀得兴起,而那边无数运输船把五万多蜀军送到了长江北岸。长江两岸可供船只停泊的地点不多,就算有也早就被建立成渡口要塞,有重兵屯聚。可这次蜀军登陆的方式十分奇怪,船队之中有许多专门为登陆准备的巨舰。这种巨舰份量十足,而且专门为连接江岸和战船设计,战船虽然不能直接停泊岸边,却是可以通过这特殊的巨舰作为桥梁,达到登陆的目的。只是即便如此,对岸边的水文和地理环境之要求也是甚高。
魏国江夏太守王濬并不是个普通的将领,相反是水战陆战行行皆精,甚是难缠的一个人。江夏沿岸的设防是天衣无缝的,只是当蜀军化不可能为可能避重就轻的登陆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江面上两国水师的激战胜负未分,可蜀汉的主力已经登岸。渡口和设立在岸边的要塞烽火台等完全没有了御敌的作用,反成为了易于被蜀军攻杀的目标。这个时候若是主动出击,江夏魏军兵力有限恐怕寡不敌众;坚守不出,便要放弃水军和岸边的一切防御工事。进退之间让人很是踌躇,难以做下决定。
江夏城中魏将都是束手无策,衡量两种选择的利弊,任何一种都是让人难以抉择。不是魏将的判断力不行,而是比起天衣无缝作战计划来说,蜀人的突然登岸已经超出了魏人的一切部署,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王濬仔细观察地图后心下终是有了决定道:“沿岸防线我等已然经营数年,蜀人虽然出其不意的登岸,不过其兵力正在分散之时,想聚拢成为大军还须一段时间,此时我当引军出城各个击破,汝等好生固守城池,各个防区兵力不可撤回。”
王濬在江夏镇守数年,威望卓著,众将不敢不从,于是便依照王濬之令而行。趁着江面上水战难分难解之际,连夜赶工将原本单向防御江面的工事改建为可以阻拦蜀汉步骑的工事。城门一开,王濬引领两万魏军杀出城来,魏军分兵数路扑杀蜀汉在给地的散兵游勇。
蜀军数万人分上下游登岸,兵力十分分散,为了保险起见不打火把,只是依照事先的计划奔着几个集合点而去。为了隐蔽自己的行踪蜀军都是没用取火工具,摸黑而行。对于蜀军采取的隐蔽措施,王濬早已料到,因此两万魏军除了在左肩上缠着白布以外,也是没有照明工具。蜀军是有目的的奔着某地而行,魏军则是兵分两路的扑杀蜀军。双方在漆黑的夜里相遇,口令对不上便是挥刀相向。只是这黑夜之中一旦陷入了混战实在难以辨明身份,自己人砍杀自己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魏人有绑着的白布作为参照,凡是左肩没有白布的也不用废话,抡刀挺枪大肆的杀戮。往往是蜀军明白了如何辨别敌我,但却为时已晚,早就被人包围砍杀了……
小股的部队不断地遭遇战斗,有的被歼灭有的摸黑跑掉,也有的越是喊杀战场中的敌我双方越是增多。这夜幕之下,无论哪一方的军队听到了厮杀之声,都忍不住前往一探究竟,因此许多地区不仅双方无法歼灭对方,反而是战团越来越大。
这一夜江面上和田野之上尽是喊杀声连绵不绝,直到蜀汉大将罗宪聚集了万余蜀军点燃火把大举进攻江夏城,四周激战的魏军才开退却。魏军一退,蜀人也是明白形势的,于是便形成了罗宪在江夏城下截击返回的魏军,而四野中的蜀军也纷纷追杀上来的景象。王濬可谓是万夫不当之勇,一杆大刀在夜战之中杀得蜀军惨嚎不断。罗宪拍马舞动长刀前来应战,二人走马交锋三十余个回合难分生死。王濬之刀法固然强横,可罗宪即使处于劣势之下仍能凭借一股韧劲儿守得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