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44的操纵性不好,尤其高速下的操纵性很不怎么样。这是它最明显的弱点。而p-51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高速下的操纵性。”罗恩想道,“现在,敌机虽然在数量上优势很大,但真正最有威胁的还是那八架ki-44。只要摆平了这些ki-44,局面其实也没有一开始想象得那么坏。而且那些ki-44能躲开我们的监视,伏击我们,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在我们的机群到来前就提前升空,然后呆在那里待机了很久。ki-44不是一种航程很远的战斗机,经历了长时间的空中待机,他们的油箱里怕是也已经没有多少燃油了。”
“保持高于ki-43的速度和高度,相互指挥,用瞬间动作来躲避ki-44的攻击。没有受到攻击的机组加速爬升!”罗恩向正在苦战的p-51们发出了指示。
所谓瞬间动作,就是指在瞬间通过极为短暂猛烈的拉杆或是推杆,来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这样的动作突然性强,飞机飞行状态瞬间变化大,但总变化小,能量损失相对较小。当然,这样做,对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
所谓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其实主要是指飞行员对空情的感知和掌控。事实上,单就驾驶技术而言,很多老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并不亚于那些超级王牌,他们的最大区别其实就在于对瞬息万变的空中情态的感知和判断力。一个超级王牌,即使处于混战中,也能对其周围的空情有良好的掌握,知道敌机在什么位置,知道队友在什么地方,也能推断出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这才是使他们成为超级王牌的与众不同之处。
显然,让每一个飞行员都具备这样的素质是不可能的。大多数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那么,通过队友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增强每个飞行员对空情的了解,就成为空战配合中的重点了。
在空战中,确定长机和僚机的相对位置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长机和僚机观察对方的,通常情况下自己无法观察到的区域。现在,日本人的ki-44“钟馗”所使用的攻击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
首先俯冲到美国人的六点钟下方,(对于任何战斗机而言,这个角度都是绝对的视觉盲区。)然后在从这个角度拉起来,向美军战斗机发起攻击。由于此时美军飞行员看不到敌机的位置,他们在闪避的时候,时机的把握就会极其困难。在这种时候,罗恩要求长机和僚机之间就要相互指挥,以便能最有效的躲过敌机的攻击。
……
古贺带着僚机拉了起来,一直拉高到5000米左右的高度才重新改平。在刚才的攻击中,他和他的僚机俯冲到一架p-51的六点钟下方,并从那里发起攻击,在他向着那架p-51直扑过去的时候,那架p-51好像毫无防备,直到他已经把它套进了射击光环,就要开火的时候,那架p-51却突然一个轻盈的侧滑,正好从他的枪口下避开了。
古贺知道,在那时候那样高的速度下,ki-44的操纵反应会相当的慢,根本就不可能死死地咬在人家的六点上,如果他真要这么做,用不了几个动作,自己的速度表上的指针倒转得就会像电风扇一样快。
无赖之下,古贺只好放弃了这次攻击,迅速爬升上去,准备进行第二次俯冲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