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瓖轻哼一声,道:“甚告密不告密,我也从不做这事,你有甚话,快说。”
“公子,”我说,“你我且不提元初,且论一事。高祖灭楚开国已有二十年,天下仍凋敝动荡,当下更是陷入了大乱。未知以公子看来,根源为何?”
桓瓖愣了愣,片刻,道:“自是奸佞作祟,以致帝业不兴。”
“哦?”我又道,“公子所谓的奸佞,又是何人?”
“多了。袁氏、荀氏、庞氏,还有那些作乱的诸侯。”
我颔首,又道:“不知这袁氏、荀氏、庞氏还有那些作乱的诸侯,又为何得以作祟扰乱天下?”
桓瓖犹豫了一下,片刻,道:“自是先帝识人不清,故……”他说着,有些不耐烦,“云霓生,你想说何事?”
我说:“我想说,桓氏得势之后,会如何治理这天下?桓氏要与秦王斗法,凭借手上的兵马自是妄想,故而须得借助诸侯之力;听闻桓氏在豫州立足,与中原一干豪族高门亦来往密切,想来人力财力也不必发愁。这二者乃桓氏崛起的根基,若位列紫极,无论称帝与否,都不会得罪。诸侯仍个个养兵自肥,耀武扬威,豪族仍沉溺声色,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朝廷仍疲弱,就算出了点水旱蝗灾也有心无力,只得坐看。公子,我等辛苦一番,不过让天下又回到先前的模样,天下人的苦难可会因此而消减半分?他们将来提起你我,可会感激?”
桓瓖看着我,没说话。
“你是说,桓氏做不到的事,秦王能做到?”好一会,他开口道。
“这尚不知晓。”我说,“但秦王的志向,乃在桓氏之上,他当政,比桓氏更好。”
桓瓖沉下脸:“元初也这般想?”
“元初从不与志不同道不合之人为伍,公子是知道的。”
桓瓖神色不定,室中安静。隔着墙壁,可听得外面隐约传来乐歌和欢笑的声音。
正沉默之时,门上忽而传来轻轻的叩击声,桓瓖没好气道:“进来。”
门打开,一个桓瓖的侍从进来,看看桓瓖,又看看我,嗫嚅道:“公子,外头来了一位□□的内侍,说是要寻……要寻云女史。”
我和桓瓖都愣住。
桓瓖疑惑地看看我,即刻道:“快请。”
侍从应下,未几,一人走进来,却是冯旦。
“拜见桓公子。”他笑眯眯地一礼。
桓瓖显然也识得他,目光闪了闪,点点头:“冯内侍怎来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