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如钩,夜色如画。
街面上时不时有人路过,有打着灯笼的、有坐着轿子的,也有骑着马的,当然,更多的是他这种步行者居多。
临街的众多小饭铺也都早早下板营业,昏黄的灯光下,人影绰绰,大多是上早朝吃早点的官员。
街边的摊子前,几盏“气死风”灯笼,随风摇曳,坐在马扎上胡乱对付一顿的,却是笔贴式、司员等下级官吏多些。
等他一身大汗赶到西华门外,宫门外已是聚了黑压压一群人,有打着玻璃灯笼,有打着纸糊灯笼,有坐在马车里,也有象自己这样步行而来,袖着手在外面挨冻的。
内务府的笔贴式正在点名,肃文慌忙上前,打千请安,拿出银牌,点名报备。
待安顿下来,他慢慢在人群里穿梭起来,却发现蒋光鼐、戴梓等人也赫然在列,他们已在翰林院任职,显然不是官学生,那就是过来充任教习的。
肃文笑着咬咬牙,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一目了然,管他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听天由命吧。
“肃文,上来,上来,肃文——”猛然,听见有人叫自己,寻声望去,一辆马车的车帘拉开了,露出墨裕的半个脑袋。
“呵呵,到底是提督家的二公子啊,进学坐的都是驮轿。”轿里面很宽敞,四人对坐,中间还能盛放一张小方桌,一个小厮正执壶侍候在一边。
“先喝杯热茶。”墨裕笑道,“你用过早饭了吗?没用,就先吃点点心,估计还得等些时辰呢。”他一边说一边掀起轿帘,“看,成大人来了,他是官学的满总裁,他本来就是詹事府少詹事,与端王走得很近的。”
讷采就是内务府的笔贴式,咸安宫一切用度都由内务府照管,咸安宫的师傅讷采早已打听明白,但看着墨裕一脸得色地介绍着,肃文也不打断他,只捡着可口的点心往嘴里塞。
“魏瑛大人今天不会来了,皇上叫起儿,他得走东华门那边,再说,这时辰还早。”墨裕仍是一眼不眨地盯着外面,“他可是咸安宫的协理大臣,端亲王以下,就数得着他了。”
“哎哟,你看,你看!”墨裕突然回过头来,他一脸紧张,一下把桌上的茶杯打翻在地。
“什么大惊小怪的?”肃文却是蛮不在乎,吃了点心,喝了热茶,现在是全身舒坦,他自忖着要赶紧把药店开起来了,赶明儿,也给阿玛与额娘弄辆驮轿舒坦舒坦。
“好象宫里走水了……!”墨裕嗫喏道。
走水?——着火!
肃文赶紧凑过来,却见北边火焰冲天,青烟滚滚,光亮映红了天际。
两人对视一眼,都赶紧起身,跳下驮轿。
一众官学生,一干教习并内务府的领催、苏拉都张脖北望。